﹝一﹞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
﹝二﹞
廉潔的觀念在古代中國已很受文人重視,漢代的桓寬在其政論鉅著《鹽鐵論》的《疾貪篇》中引述賢良跟士大夫的辯論:「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舊唐書‧崔彥昭傳》中也寫道「但立直標,終無曲影。」
在清末著名譴責小說《老殘遊記》中作者劉鶚寫了這麼一段: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其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第十六回原評)
劉鶚在這裡所講的清官是那些表面以清廉為名,實際郤是沽名釣譽,只為一己名聲而不顧他人死活的酷吏─貪名跟貪錢同樣可怕!
2001年香港話劇團在《老殘遊記》的基礎上製作了《還魂香》,今年十月更名為《梨花夢》重演,絕對不可錯過。
———————————————————————————————————————
﹝三﹞
自小已是忠實的廉政電視迷。自懂事始,每次播映《廉政先鋒》總是守候在電視機前面,等著看廉政公署的人員怎麼跟貪贓枉法的人鬥智鬥力。知道公共圖書館有廉政電視劇的錄影帶,還會專誠跑到那兒去消磨一兩個小時。後來廉政公署把昔日的廉政電視劇放在互聯網上讓市民觀賞,我還特意買了專門的電腦軟件把它們給下載到電腦裏,再轉換成能放在手機看的格式。自封為「廉政電視迷」,我想大概沒有人會提異議。
———————————————————————————————————————
﹝四﹞
1978年和1982年版本《廉政先鋒》的片頭是著名攝影師水禾田設計的。他用黑白和單色(Monochrome)照片把廉政人員的專業、艱辛和面對的挑戰簡潔有力地表現出來,再配以Noel Quinlan編寫的主題音樂,是攝影和設計的上佳示範。
1985年版本的《廉政先鋒》片頭改成以動畫加電視片段的形式,音樂也換上了羅永暉的新作,雖然質素不錯,可是比起水禾田的傑作,無論在意境和技巧方面都相形見絀。
———————————————————————————————————————
﹝五﹞
林德祿在廉政公署九年,導演了不少廉政節目,後來轉到電影圏發展,拍了香港第一套以廉政為主要題材的電影《廉政第一擊》。這是首次有媒體把香港成立廉政公署的經過和成立初期所面對的種種挑戰(特別是市民的期望和質疑)仔細地刻劃出來。美中不足的是影片的後半部比較商業化,跟前半部的寫實風格不是很協調,有點虎頭蛇尾。
———————————————————————————————————————
﹝六﹞
2000年的《生死抉擇》據稱是中國第一套以廉政為題材的電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頂著無比的壓力拍出來的。當時去電影院看的時候,本來沒有抱太大的期望,誰知道結果卻是喜出望外。這部電影毫不掩飾地把中國社會貪污的現象展示在觀眾面前,極具真實感。影片雖然長達154分鐘,可是整部片子充滿震撼力,是難得一見的佳作。這部電影在中國有很好的票房,也引起了社會上巨大的迴響。要解決問題,首先要面對問題。這部電影有力地展示出面對問題的勇氣,不單反映了中國的進步,同時也讓人看到中國的希望。
———————————————————————————————————————
﹝七﹞
前兩個星期在成長班聽一位講者提醒我們不要用十萬去換十億:他這個比喻的意思是神為我們在天上所預備永生的祝福就好比豐盛的財寶,而我們卻很容易會為了眼前一些引誘和試探而作了一些不智的抉擇。願我們常常記得耶利米書十七章十一節:「那不按正道得財的、好像鷓鴣菢不是自己下的蛋‧到了中年、那財都必離開他、他終久成為愚頑人。」
在聖經的十誡中的第八誡是「不可偷盜」(出埃及記二十章十五節)。貪污行為往往涉及收受不正當的利益而作出損害他人的行為,在本質上跟偷盜沒有分別。
———————————————————————————————————————
﹝八﹞
在絕聯奇文中有古對聯一則:
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務聲華忘政本。
養廉惟儉,儉己儉,儉人非儉,還從寬大保廉隅。
身在政府十年,對此體會尤深,常自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