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聯奇文》中記載了一篇由國學大師趙元任在1930年代所作的同音文「施氏嗜獅史」。趙元任以其湛深的國學修養和豐富的想像力把漢語「以形表意」的特色及普通話裡同音多字的情況作了一次巧妙生動的演示。茲將其文抄錄如下,與諸君共享:
施氏嗜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
氏時時適市視獅。
十時,適十獅適市。
是時,適施氏適市。
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
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
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屍。
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
試釋是事。
﹝如果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具體內容,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裡的有關條目。﹞
這篇文章在《絕聯奇文》中叫作「施氏嗜獅史」,可我在網上覆查卻發現另一個名稱:「施氏食獅史」。可是我還是覺得叫「施氏嗜獅史」比較好,因為這個名稱無論用普通話還是廣東話發音,都能馬上領會到文章的主題。
初閱此文,實有一見鍾情、相見恨晚之感!初會至今雖已有十多年,可它對我的感染力卻是歷久彌新、毫不退色!
要想知道自己的普通話有多靈光,可以用這篇奇文作快速測試。年前曾有一位同事把這篇文章拿去請教普通話老師,只見這位老師臉有難色,立時用上課時間到了的藉口解圍,免得下不了台。我倒是覺得這位老師學識不錯,一眼就看出難題來了!
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遇見一個能很流暢地把這篇文章一次給唸完的人。如果你認識這麼一個人,一定得給我介紹一下,讓我開開眼界!
話說回來,如果有人能對著我把這一篇文章唸出來而又不給我看原文的話,我可還真聽不懂他說甚麼呢!不知底蘊的人準會把他當瘋子!^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