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孩子啟蒙讀物《幼學瓊林》中有這麼一句:「心志相孚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有一句:「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位居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更有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二)
《雪山飛狐》中的胡一刀與苗人鳳是知己,一見如故,推心置腹,惺惺相惜。
夫人向金面佛凝望了幾眼,嘆了口氣,對胡一刀道:「大哥,並世豪傑之中,除了這位苗大俠,當真再無第二人是你敵手。他對你推心置腹,這副氣概,天下就只你們兩人。」
推心置腹不容易,能遇到一個令您推心置腹的人,是一份莫大的祝福。
胡苗雙方交代了放心不下之事,胡一刀連夜趕了六百里路,累死了五匹馬,到山東幫苗人鳳把心中未了之事完成;苗人鳳也把自己那「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包袱給小胡斐做襁褓。肝胆相照,毋須多言。
知己相交,會從對方角度出發,給予對方空間和體諒,為對方分憂。
兩人全神拼鬥,但對方招數若有不到之處,卻相互開誠指點,毫不藏私。
知己相交,貴在坦誠互信。甚麼都可講,沒有甚麼忌諱。
苗人鳳道:「唉,天下雖大,除了胡一刀,苗人鳳再無可交之人。」
苗人鳳絕對是一個曲高和寡的人,但同時因為放不開,所以不是一個快樂的人。如果胡一刀不死,苗人鳳的後半生會改寫。
「不來遼東,大言天下無敵手。邂逅冀北,方信世間有英雄。」
胡一刀與苗人鳳惺惺相惜,肝膽相照,只可惜他們的相處在最關鍵的事情上還是不夠坦率,一念之差,致為宵小有可乘之機。坦誠可貴,能衝破心靈隔閡。
———————————————————————————————————————
(三)
《笑傲江湖》中劉正風與曲洋一正一曲,卻是琴簫相和,高情雅致。
劉正風臉上突然閃過一絲淒涼的笑容,說道:「曲大哥和我一見如故,傾蓋相交‧‧‧‧‧‧我和曲大哥相交,只是研討音律。他是七絃琴的高手,我喜歡吹簫,二人相見,大多時候總是琴簫相和,武功一道,從來不談。」他說到這裏,微微一笑,續道:「各位或者並不相信,然當今之世,劉正風以為撫琴奏樂,無人及得上曲大哥,而按孔吹簫,在下也不作第二人想。曲大哥雖是魔教中人,但自他琴音之中,我深知他性行高潔,大有光風霽月的襟懷。劉正風不但對他欽佩,抑且仰慕‧‧‧‧‧‧」
好一句一見如故,傾蓋相交!藝術是個人品性的高水平演繹。在藝術的意境中,高潔與庸俗的分別,一看/聽作品,便知高下。古人說聽其言,觀其行,但看藝術作品更是難以掩飾一個人的真性情。然這種相交,修養不到位的人不會明白。
真正的知己很明白知己難求,因此也格外懂得珍惜。
劉正風半响不語,長長嘆了口氣,說道:「此輩俗人,怎懂得你我以音律相交的高情雅致?他們以常情猜度,自是料定你我結交,將大不利於五嶽劍派與俠義道。唉,他們不懂,須也怪他們不得。」
知己相交,旁邊的人不容易明白。所謂以常情猜度,往往會掉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陷阱。然知己相交重在兩心知,旁人的眼光不足掛懷。既是光風霽月,何需宥於人言?劉曲深明此道,只是生不逢時。然二人能相伴走完人生最後一里,琴簫相和,靈犀互通,凡夫俗子實難以領略此中境界!
———————————————————————————————————————
(四)
俞伯牙與鍾子期是曲高和寡、知音難求的典範。
俞伯牙是春秋時期的著名音樂家,以琴藝聞名。他的琴技大成於對自然的感受,但由於曲高和寡,真正能聽懂他的琴音奧妙的人卻很少。有一次,伯牙碰見一個叫鍾子期的人,發現他是一個知音人。伯牙為子期彈奏一曲《高山》,子期就讚歎:「多麼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彈奏一曲《流水》,子期就稱讚:「多麼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喜遇知音,二人於是結拜為生死之交。後來伯牙按照約定到子期家去拜訪,但發現子期已因病去世。伯牙悲痛卻絕,到子期墓前再為他演奏一曲,然後毁琴於子期墓前,自此終生不再彈琴。
伯牙子期是幸福的人,在古代交通不便、通訊困難的客觀環境中竟讓兩個人能遇上,實是難得。子期不知曲名卻聽出伯牙琴音中的高山流水,固然反映伯牙琴藝高超,卻同時顯出子期本身也有極佳的藝術修養,這點固是難能。伯牙子期能領略同一層次的意境,才是可貴。即使在現代社會通訊發達,交通便利的境況中,兩個人要能領略同一層次的意境也不是容易的事,更別提現在社會越發達、人心越阻隔的普遍現象。曲高和寡到現在依然是知音難求。
古人的高潔情操,現代人難以領會。
———————————————————————————————————————
(五)
知己是甚麼?
知己是知己。
知己相交能跨越性別、年齡的界限。
知己的交情遠遠超越友誼的層次,卻不是愛情,並非不及愛情,只是跟愛情不一樣。
知己的交誼沒有排他性,會為對方被愛而感到高興,而不是嫉妒。
知己的情誼,比起愛情少了一份執著,卻多了一份自在,海闊天空,萬里翱翔。情人可以是知己,但知己卻不一定是情人。
知己聊天,隨意所之,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知己同心,靈犀互通。知己的相處,在別人眼中只能看到不可思議的默契,卻難以明白箇中奧秘。
知己的默契是當一起看電影的時候,在那些感人至深的情節中,自己淚流滿臉,卻把紙巾遞給對方。
知己讓對方的人生色彩滿載。知己相交是彼此建立、造就,是拓闊、是延伸。
凡此種種,不是甚麼指標,只是自然流露的特質,沒有造作,沒有刻意。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只能意會,不可言傳,是「非旁觀者的感覺」。
———————————————————————————————————————
後記:寫知己不容易。沒有知己,紙上談兵,寫不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