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從科大乘的士回家,聽到黃霑病逝的消息,心中一片悵惘。
咱們家裏一直是看明報的,有一段時期黃霑在明報副刊寫一個叫「廣告人告白」的專欄。有一天一打開副刊就給那個專欄給吸引住了~因為在那個專欄的位置是一片空白~細看之下,發現有一行很小的字寫著:「平時不看本欄的讀者,今天大概都會看一下本欄,這就是廣告人利用空白的道理。」寥寥數語,就把這種宣傳技巧活現在讀者眼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兒時每逢週末最令我期待的活動就是到油麻地中華書局看書。那時是博益出版社如日中天的時代,每個月都會出很多新書,而且大都是由名家執筆。其中一本暢銷作品就是由上述專欄輯錄而成的《廣告人告白》。專欄在報上連載的時候沒能看全,所以合輯出版後,我就在中華書局把它一口氣給看完了,其中一篇令我印象很深的叫「柯南道爾創作法」。柯南道爾是著名偵探小說《福爾摩斯》的作者,在他筆下的福爾摩斯常會在破案的關鍵時刻去做一些無關宏旨的事情,譬如去聽音樂會或到公園蹓躂等等,其實這些時候是福爾摩斯把自己從案件中抽身出來,讓潛意識去工作,之後就可以很快的把結論歸納出來。黃霑提到做廣告這一個行業壓力很大,而且常常會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一些停滯不前的關口,幾經苦思也找不到出路。在這種時候他們就會用「柯南道爾創作法」,讓自己放鬆一下,好的廣告意念往往就在這種情況下給產生出來。我念碩士的時候聽教授講Steven Covey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其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Refreshment,這跟「柯南道爾創作法」不謀而合,有異曲同工之妙。「柯南道爾創作法」很有用,也對我影響很大,現在念研究更是常用這作為放下功課,跑去玩樂的藉口。
我在小時候是一個標準的電視迷,對電視劇主題曲更是滾瓜爛熟。那時候已對黃霑、顧嘉輝這對電視主題曲絕配很喜愛。還記得在一個關於他倆的電視訪問中,黃霑投訴顧嘉輝作曲很慢,每次都只留很少時間給他填詞。他還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電視台要他們三十天內完成一首電視主題曲,顧嘉輝用了二十九天半來作曲,只留下一個晚上給他填詞。儘管如此,黃霑的詞還是能填得意境佳妙,完全看不出一點夙夜趕工的痕跡。聽說黃霑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倆忘煙水裏」,黃霑的超卓文學水平在這首作品中可見一斑:
———————————————————————-
倆忘煙水裏
﹝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主題曲﹞
男:女兒意 英雄痴 吐盡恩義情深幾許
女:塞外約 枕畔詩 心中也留多少醉
男:磊落志 天地心 傾出摰誠不會悔
女:獻盡愛 竟是哀 風中化成唏噓句
男:笑莫笑 悲莫悲 此刻我乘風遠去
女:凝悲忍歎 無可奈
男:往日意 今日痴 他朝
女:從今痴淚
合:倆忘煙水裏
———————————————————————-
小時候聽這首歌的時候還未看過天龍八部的原著,只是覺得詞填得很漂亮、很有意境。到中學看了原著之後,才體會到詞中意境跟金庸的原著故事絲絲入扣,實在是絕佳的主題曲作品,跟時下那種填得離題萬丈的(不知)所謂主題曲相比,相去實不可以道里計。
可惜,今天他走了。